社区书记沙龙
1
由深圳市慈善会支持,武汉恩派发起的致敬社区摆渡人书记沙龙线上课程, 已经开展了多场线上分享,在多巴安线上平台进行课程直播。
2
为了更好的方便大家学习,武汉恩派和华师团队合作,整理出了社区治理案例,我们会陆续推出文字版,和大家分享。(案例内容版权所有)
3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开放了直播录像回放,想要继续学习的朋友们,可以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观看回放。
徐惠琴:196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随军到浙江嘉兴,2004年考入南湖区解放街道凌塘社区工作。2011年担任凌塘社区党委书记,居民们都亲切地唤她“大家长”。扎根社区16年,作为嘉兴市唯一社区代表在全国社区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大会上作书面经验交流,2019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浙江省、嘉兴市领导多次到社区调研指导工作,近几年来接待了100多家兄弟单位参观互学。
袁方成: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国家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先后主持社区治理理论和政策宣讲、社区工作者实务能力培训逾千场,培训城乡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万余人,指导城乡社区公益项目千多项,指导和督导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数百个。
案例分享
社区概况
凌塘社区隶属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占地面积約1.7平方公里,位于城东区域,属城乡接合部,是典型的外来人口集聚社区。社区现有户籍人口5031人,共12000人左右,其中新居民6000人左右,由16个居民小区组成,共10个网格,社区拆迁户多、老年人多、特殊人群多、新居民多,甚础设施相对较差,各类矛盾纠纷较为突出,很多人员经常上访,社区开展社会治理难度较大。
主要做法
一、主要思路
近年来,凌塘社区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根本途径,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联建双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实现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展,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二、具体做法
>>>>
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强化红色引领
凌塘社区建立起与社区全科网格相适应的“党委+党支部、两新、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志愿服务队+若干社团组织”的“1+4+N”的党组织架构,把党的组织全面覆盖到社区治理的每个网格、每个网点,把各社团服务的力量下沉到服务居民一线,建立了党委书记全面负责社区、支部书记负责网格、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负责家庭的格局,做到分兵把守,守土有责。
>>>>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推进三治融合
凌塘社区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组织和协调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建立了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支撑的“三治+三社联动”机制。凌塘社区成立了众多社会组织、社区法律志愿服务团等法律服务队和调节组织、道德评审团等,它们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
实施精细分类治理,保障居民自治
凌塘社区根据居住群体实际情况,将社区16个居民小区划分为4类,实施精细分类治理,强化居民主体地位。在物业管理小区推行“三位一体、五保五联”共治机制,充分发挥物业的服务职能和党群议事会的自治协商监督职能;拆迁安置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促使物业管理规范进行;在老旧小区推行“党群网格议事会+居民自治小组+社区社团组织”模式,开展党群自治管理服务,规范居民自治的管理;在新居民集聚小区采用“网格党支部+旅馆式服务+社区社团组织”合作共管机制,帮助新居民解决生活、就业难题。
>>>>
党建引领社团组织,助力社区治理
凌塘社区以党建共建为引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社区治理重心下移,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建立楼院党群议事会、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舌尖护卫队”“爱心车队”“幸福自治之家”等一大批社会组织,近年来配合社区解决民生问题300多个,在化解矛盾、优化服务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
创新社区议事载体,畅通参与渠道
凌塘社区采用民主协商形式,依法制定社区公约,公推公选小区管家,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成立小区“居民自治之家”,通过“社区提事、党员议事、群众定事”的协商方式,畅通居民参与协作治理的渠道。“自治之家”探索建立了以社区成年人为主体的“邻里帮帮团商议共事会”和以社区青少年为主体的“红领巾凌听会”,协商解决小区众多环境等问题。
成效经验
一、坚持党建引领,破“难题”补“缺位”。
为解决社区面临治理难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建立起“党委+党支部、两新、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志愿服务队+若干社团组织”的“1+4+N”的组织架构,把党的组织覆盖到社区治理的每个网格、每个网点,形成了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的四级负责制。
二、党建引领自治,变“独唱”为“合唱”。
为满足居民需求,凌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自治,精细化实施分类治理,强化居民主体地位,组织和协调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建立了楼院党群议事会、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舌尖护卫队”、“爱心车队”、“幸福自治之家”等21个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由“政府独唱”变为“社会合唱”,让社区居民由“家人”变“主人”。
三、党建引领法治,植“土壤”打“根基”。
为解决社区矛盾纠纷,推进社区各项工作规范化发展,凌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法治,组织成立了社区法律志愿服务团等法律服务队和调解组织,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为居民提供法援助,解答法律问题,进行普法宣传,引导居民依法表达合法诉求,保障合法权益,以党建促法治、以法治促社区发展,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党建引领德治,转“民风”树“新风”。
为弘扬社区正能量,凌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德治,成立了道德评审团,邻里协商帮帮团等自治组织,进行道德宣讲和好人好事评选,社区开展“爱心积分兑换”活动,让不为人知的好人好事获得应有的认可,也为好人好事提供展示的平台,做到了无一起越级上访,无一起大的邻里纠纷,无一起群体性事件。
专家点评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有利于集聚力量、凝聚人心,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凌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搭建服务平台,解决居民困难,推进“三治融合”,形成了嘉兴市“三治融合”的“凌塘样板”。为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抓组织保障,抓法制建设、抓社区社团、抓典型宣传、抓机制衔接、抓智慧治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法治保障,激发自治活力,培育德治新风,促进三治融合,实现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与社区群众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