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中的人道主义趋势——“生而为人”的感觉和孪生体验

2020-03-20 12:57:40

精神分析中的人道主义趋势——“生而为人”的感觉和孪生体验(III)

原创 北佳心理

作者:Koichi Togashi , Ph.D., L.P.

翻译:邹柳

本文刊载于2014年9月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国际协会(IAPSP)会刊

(……接上文)

精神分析中的人道主义趋势

弗洛伊德的临床和元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基于他的科学视角,并没有充分阐述“人性”或者“人道”的概念。后来的许多理论家们都曾探讨这些主题,不过常常是以与弗洛伊德对于人类存在的机械的和生物性的观点相对立的方式来论述的,比如弗兰克、博斯、宾斯万格和弗洛姆(Frankl, 1946; Boss, 1963; Binswanger, 1963; Fromm, 1959, 1979, 1989, 1994)。如今人道主义趋势依然盛行;一些理论家们均指出,近年来对于人性的意义和生而为人的感觉的研究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Friedman, 1982; Lichtenberg, 1985; Meissner, 1985; Sass, 1989)。

问题不在于是否弗洛伊德否认或者拒绝了精神分析对“人性”的思考。相反,正如博斯(1963)所说,弗洛伊德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方法将他的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弗洛伊德摒弃了一些批评他的理论并寻求对于人类更加整体的、宗教的或者哲学的理解的同事和追随者,但有时他喜欢与具有宗教和哲学敏感性的分析师对话,如宾斯万格和菲斯特Pfister。生活在崇尚自然科学和客观主义的时代,他试图用原子论的视角来描述整个人类,这也是他的临床技术和元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描述中,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简单而机械的;人类的动物性与生俱来受性欲冲动或者攻击驱力的控制,人类的发展就是训练和控制这些适应不良的冲动的过程。要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必须要学会压抑和否定它们,并组织起独立于它们运作的自我。通过成功地解决俄狄浦斯情结,自我会被完全地、结构化地建立起来(Freud, 1913, 1923, 1927, 1930)。

有了这样一个模型,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人道主义和心理伦理持怀疑态度。在该理论中,人性的本质是“智慧”或“知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够控制自己原始的兽性。弗洛伊德的模型认为,人类不应该害怕看到他无意识中兽性的一面——理解它,参与它,并控制它。

然而,弗洛伊德解决人类本性问题的尝试并不一定是完全失败的;他的理论认为,被分析者努力发现他自己是喜欢与他人互动的人。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们试图扩展他的理论至整个人类;博斯(1963)、霍妮(1950)、沙利文(1953)、弗洛姆(1959、1979、1989、1994)、宾斯万格(1963)以及许多其他人都认为,人类发展是嵌入在社会和环境背景中的。他们都强调,一个人的存在出现于主体间性或者人际间领域,出现在包括亲密的关怀、爱和真实的对话的环境中。

例如,与霍妮和沙利文同样广为人知的另一位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希·弗洛姆曾将“人道主义的体验”experience of humanism描述如下:

正如特伦斯Terence所说:“没有什么人是与我相异的”;我的身上拥有全部的人性;尽管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但我们都具有相同的本质,同样的品质;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的,在我身上也存在(Erich Fromm, 1994)。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经验”与科胡特对于“人”的观点是重叠的,而后者是在自体客体体验的领域内被组织起来的。他说:

一个人只有,在他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体验到人性的环境的特定代表喜悦地回应他,作为理想化的力量和平静的来源提供给他,默默地出现但本质上喜欢他,而且无论如何都能够或多或少地领会他的内心世界,以致于他们的回应与他的需要相调协,并允许他在需要帮助时可以领会他们的内心世界,他才会终其一生将自身体验为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内聚的、和谐的、稳固的单元,将他的过去具有指向意义地与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未来相连接(Kohut, 1984)。

对于科胡特来说,自体体验是在他人回应性的情境中出现的。换句话说,自体包括真实的存在和对关系的体验。这一观点在他对孪生体验的定义中得到了最清晰的描述,他将孪生体验定义为在其他人类存在中作一个人(Kohut, 1984)。在我看来,这种孪生体验是经由两个“在彼此身上相互发现自己以及并非自己”的人组织起来的(Togashi, 2011)。这是一种在能够相互识别出不同和相同的、有情感连接的人之间组织起来的体验(Togashi, 2011)。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

“生而为人”的感觉和孪生体验

“生而为人”的感觉和孪生体验(II)

关闭
精彩放送